《小古文·寓言群文阅读》教学设计 执教:海门市通源小学 黄海燕 教学目标 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,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。 2.尝试运用“直译法”和“意译法”,读通、读懂小古文。通过文白比较,群文比较等方式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言简义丰和中国古代寓言的智慧。 3.激发对文言文阅读的浓厚兴趣,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。
教学预设 一、文白对照,感知“简洁” 1.今天这节课,我们要读三则有趣的文言文。出示第一则课题并齐读。 2.配乐范读。 3.读准文言文:自由读、指名读。 4.读通文言文:文白对照,用“直译法”读通文言文。相机渗透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和一字多义教学。 5.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。 6.交流:同是讲《鹬蚌相争》的故事,文言文和白话文比,它有哪些独特的地方? 7.看图想象:鹬的嘴被蚌夹住了,非常难受。想象一下,它用尽力气,会做哪些努力呢?此时的蚌又会怎么想、怎么做呢? 8.渗透“意译法”,想象画面,同桌两个人试着分角色名曰一曰,争一争,注意读出鹬蚌相争时不同的语气。 交流展示 9.指导朗读,体会文言文的言简义丰。(板书:言简义丰)
二、自主读文,读出趣味 1.回忆总结文言文学法。 2.出示学程单,自主学习。 【学程单】 自主学习: (1)轻声读阅读材料,注意读准字音,读出韵味。(小提示:可用“/”标注长句子内部的停顿,用“ ”画出读音适当延长的字词) (2)文白对照,用“直译法”说说你理解了哪些难懂的字词,并圈画。 (3)时间:3分钟 小组合作: (1)在组长的组织下,组内选择一篇交流,准备展示。(小提示:朗读时可组内分角色,如能用意译法,想象人物的表情、动作,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那就更棒了。) (2)时间:2分钟 3.交流展示。
三、群文比较,读出“智慧” 1.交流:读了这么多遍,你有没有发现这三则文言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 2.选择其中的一则,用一两句精辟的话来给它加上寓意,最好用上“之乎者也”。 3.交流,展示。 4.简介这三则寓言故事的背景。(板书:以浅寓深)
四、推荐阅读,读出“厚实” 1.介绍《战国策》。 2.推荐阅读。 黄海燕,本科学历,小学高级教师。先后被评为 “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”“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”“南通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”,“海门市骨干教师”。多次获海门市政府嘉奖。多次在江苏省、南通市、海门市优课评比、基本功比赛中获一、二等奖,多篇论文在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《小学教学研究》等杂志发表。 |